罗阳女儿_感动中国罗阳女儿 相关内容分享如下

2023-03-30 15:20:15

来源:财富中国

罗阳的女儿(感动中国罗阳的女儿)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人!

7年前的今天,随着中国之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的成功着舰,指挥官的“航母style”开始流行。然而,当人们正在用“航母style”来表达内心的欢呼时,这位为国奉献一生的杰出代表、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航空空工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阳突然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他51岁了。


【资料图】

罗阳去世后,本报记者之一时间赶到沈阳,各界人士含泪送别罗阳的场景至今难忘。

在沈阳,心痛

按理说,沈阳这个时候不应该下雨。如果是的话,就会下雪。但是前天晚上,沈阳下起了大雨。雨还没停,雪花又飘了起来。当我们昨天早上到达沈阳时,在没有雪的地方有一层冰。

我们知道,这是沈阳的心痛。从机场到市区,从市区到沈飞集团,我们跟遇到的每一个沈阳人都聊了一句:“你们知道沈飞里的罗阳吗?”几位市民表示,“说实话,以前真的不知道,这几天才知道。哎,真可惜!”一个出租车司机说:“你怎么不知道?我姐夫在沈飞工作。罗阳是技术员,厉害的人!我都同龄了,这么早走好心疼!”

家,还是15年前装修的。

“老罗,一路顺风!”走进沈飞集团,一路看到黑色的条幅和威严的员工。

这原本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歼15“飞鲨”舰载机成功在“辽宁舰”上起降。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研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沈飞集团公祭罗阳礼堂庄严肃穆,挽联上写着“为中华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锻造航海大业空”。记者到沈飞集团做的之一件事,就是代表报社同事向罗阳同志的遗像鞠躬。杭空报国英雄,我们敬佩你!

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告诉记者,罗阳是11月18日登上辽宁号的。整个测试的强度非常高,按理说飞行甲板上的人员管控非常严格。但为了知道确切的数据,罗阳有时会在距离歼15起飞只有20米的地方,感受飞机起降的巨大轰鸣声。11月25日上午,他身体出现严重不适。他通常每天6点起床,所以他破例不吃早饭。下船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但他再也撑不住了,就倒在了床上。谢根华发现后,立即派人去了几公里外的大连友谊医院。距离医院大门约100米,罗阳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医护人员立即在医院大门大厅进行急救,但最后也没有拿回来。

沈飞的所有员工都说,罗总是太累了!

沈飞集团总工程师李源与罗阳共事20多年。他说当罗阳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喜欢运动的人。1米78的他在北航读大学的时候是排球队的队长。我在飞机设计学院的时候也是排球队的主攻,每次扣球都很厉害。那时候即使是上下午做15分钟的间歇练习,也要去排球场打几个回合。直到两人先后到沈飞集团上班,忙得都没时间告别排球场。

正直、诚实、敬业是罗阳人格魅力的重要元素。正是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宽广的思维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使罗阳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领军人物”和“AVIC优秀领导干部”。“他做事不在乎个人利益。他关心国家、集团和员工的利益。”李源说,罗阳在沈飞当了十年领导,从上到下没有一句批评的话,也从来没有什么“负面新闻”,非常难得。因为要做好总经理,首先要做好人。你是个好人,所以大家都会为你服务,帮助你。歼15项目已经进行了至少10年,他是之一个肩负挑战和压力的人。有一次考试出了问题。虽然后来查明问题不在沈飞,但沈飞当时要承担责任。沈飞的责任谁来承担?罗阳自己承担责任,所以罚款1万元。他看重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早日完成歼15翱翔海天的使命。

李源说,罗阳不抽烟,平时基本不喝酒,也没见过自己找酒喝的。平时加班是常事,他就吃一碗面。他们是一栋大楼的邻居。一想到晚上要工作,李源就直接去他家。至今,杨家还是1997年搬进来时的简单装修。站在他家,我想不出有哪个集团老总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床头柜的抽屉还是歪的。而罗阳和他的爱人,不注重生活的享受。如果不注重生活的享受,可以当好国企老板。这听起来像一个大话,但这是罗阳这里的现实。

景,从来不坐着听下属汇报。

沈飞集团三楼的“白宫”是集团机关所在地。罗阳的总经理办公室在二楼。平时只要罗阳不出差,这里的灯就会亮到深夜。

走进罗阳的办公室,我看到沈飞集团几十年来研制的各种战斗机的一排照片:歼5、歼6、歼7……一直到歼11,会议桌上放着歼31“鹰”的模型。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重温中国战斗机摇篮沈飞集团的光荣传统,更可以感受到沈“航空报国空,强军富民”的追求和信念。在他座位后面的书柜上,还有一排沈飞研制的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模型。

沈飞集团零部件生产部部长李长强告诉我们,11月8日是他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罗阳最后一次参观他们的生产线。上午8点,李长强来到罗阳的秘书任的办公室,请罗阳视察生产线。任告知李长江,罗总下午和晚上有会,可能来不了。但9点10分,李长强突然接到秘书的 *** ,说上午的会议结束后罗总经理会到。果然,罗阳参观了13厂、17厂、12厂、18厂、45厂、数控加工厂等6个车间,考察了班组建设。在生产车间,他看到了一群年轻人,特别是在得知有清华的毕业生后。他深情地说:“辛苦你了!”此前,组长曾建议李长强安排摄影师为洛阳拍摄一些照片,但李长强认为罗总平日低调,因此将这一建议搁置。“我真没想到罗总经理会突然倒下。我再也不能拿着生产线给他拍照了!”这成了他更大的遗憾。

沈飞每周都要开经理办公会。会上,罗阳总是告诉大家:“遇到难题,不要只问一个为什么,要问五个问题。你要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不要只局限于表面现象。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规律。”在生产线的检查,以及简报和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他始终贯彻严谨的工作态度,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在沈飞全面推行精细化、标准化、严格化、规范化管理。

新机试制部副主任欧阳告诉记者,罗永远是实干家。在最近的半年里,罗阳参观了他们的新机试制部门44次。在工厂里,他穿着工作服;飞去检测站的时候,有时候外面零下30多度,他和员工们一样戴着大棉猴。他来到现场,不是坐在那里听下属汇报,而是去一个又一个岗位提问。所以很多年轻员工之一次听说一个集团的老总来了就特别紧张。他来了以后,年轻人特别喜欢他,觉得他不是“官”,在这样优秀的人手下工作,他有奔头。

有一次,罗阳在现场发现一个员工失职,马上打 *** 给厂领导,带着表情批评他。欧阳政想向他汇报一个管理方面的创新。看到自己在“旋翼”上,不敢上前举报。没想到,罗阳马上高兴地说:“给我看看你的创新。”因为打印出来的图纸有一米多宽,十几米长,不能挂在墙上,只能铺在地上。罗阳毫不在意地说:“我可以在地上看看。”说着,他真的蹲在地上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他鼓励欧阳他们说:“飞机的一代一代是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保证的,希望把新的管理技术推广到更多的领域。”

欧阳清楚地记得,罗阳最后一次来他们新机试制部是11月3日。那天,他们完成了另一种新型号的首飞。这是继10月30日歼31首飞仅4天后,另一款新机型的首秀。

四天内两架新机型的首飞,在沈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更何况歼31是跨代隐身机。

但是欧阳这一天没有和罗阳说话。罗阳的秘书任告诉欧阳:“罗总这几天累坏了。”欧阳看着罗远去的背影,发现他好像又瘦了。

欧阳讲到这里又哽咽了。我们采访过许多沈,他们都是这样的。他们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我们记得,很难平静下来。(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罗阳远行,飞鲨“护航”

“祖国最终会选择忠于祖国的人,祖国最终会记住为祖国奉献的人!”“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将军未竟的事业!”29日上午,在零下13℃的严寒中,数千名沈阳各界群众身着便衣,打着悼念横幅,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送别罗阳。

10时,中国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阳的悼念仪式在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举行。军队、地方、航空空行业各级领导、罗阳生前的同事朋友、社会各界人士3000余人来到现场送别。

寒风中,千人送英雄。

罗阳的家位于他生前工作过的AVIC沈飞设计研究所家属区。家属区道路两旁的路灯柱上挂着许多黄白相间的花环,栏杆上“罗先生一路顺风”的横幅表达着大家的哀思。

早上7点55分,罗阳的女儿罗亮手里拿着父亲的遗像和灵牌走出家门。在她身后,罗阳的妻子王喜丽正在抽泣,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为了强国梦奔波在外的丈夫,在“辽宁舰”上给她打了最后一个 *** ,再也没有走进他心爱的家。

社区里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知道早上的悼念仪式。很多居民自发赶到罗阳家,站成两排,有老人,也有年轻人,还有以前的同事。沈阳的清晨寒风中,人们默默流泪送别这位无名英雄。

罗阳的灵车没有直接开回龙岗革命公墓,而是去了他熟悉的沈飞集团的工厂和车间。工厂旁,沈飞数千名员工目送灵车驶过。

在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中央,有一幅罗阳同志的彩色画像。像往常一样,他谦逊地微笑着,看着他的亲戚、同事和朋友。沈飞集团宣传部领导李长三说,罗阳生前的工作照,大部分是工作服;在这张照片中,罗阳神采奕奕,沉稳谦和,他就是沈熟悉的罗宗。

上午10点左右,哀乐响起,悼念仪式正式开始。回龙厅气氛肃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 致悼词。他说,罗阳于1961年6月29日出生在陕西Xi的一个军人家庭,这一天正好是沈飞的创建日期。30年来,他为党和国家的航空空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智慧,用生命兑现了“航空空报国”的铮铮誓言。

诚信是听到最多的评价。

自11月26日沈飞集团设立公众纪念馆以来,已有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从全国各地为罗阳送行。公众纪念馆门口的登记处,悼念者的信息记录簿已经更新了几次。

回到龙岗革命公墓,有很多自发前来送行的人。在他们心中,罗阳不仅是沈飞的英雄,也是沈阳和中国的英雄。60岁的张广山老人买了鲜花,和单位的6位同事驱车20多公里去见罗阳最后一面。他对记者说:“我没有见过罗阳,但看了这几天媒体对他先进事迹的报道,感觉他是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而死的,他是中国的英雄。我很佩服他,所以一定要来看他一次。”

在悼念活动上,空陆军试飞大队大队长李国恩告诉记者,沈飞最近研制的很多新机型,包括在辽宁舰上起降的歼15飞鲨,都是他首次试飞。所以他过去和罗阳有很多工作上的接触,他对罗阳非常欣赏。作为一个大集团的董事长,罗阳要管那么多事情。他为什么一定要上辽宁舰?李国恩说:“由于这次试飞如此关键和重要,着陆涉及战斗机的设计、制造、航母等多个方面,他是总指挥要亲自协调。他太累了,不是因为一份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是因为多年的紧张工作。他是一个敢于挑重担的人,为我们海军空和飞鲨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罗元星,我们的“飞鲨”会护送他的!”

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王自1992年以来一直与罗阳在该所工作,他说:“罗阳给我的更大印象是他的正直。谁和他一起工作,谁就明白我们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正直,这是我们在沈飞集团和沈阳听到最多的关于罗阳的话。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诚信这一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社会的共识。

新模式,新目标,新出发

在沈飞的厂房里,当上午10点的哀乐响起时,更多的员工默默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向他们敬爱的总经理罗低头。

新机试制部门的同事在厂房里举行了简单的悼念仪式。欧阳副部长告诉记者,她今天上午没有回龙岗革命公墓,因为研制新机器的工作非常紧张。"罗总经理走了,我们不能放松."

她告诉记者,歼31为什么叫“鹰”?因为我们的歼31是“有骨气的鹰”。

平静了一会,欧阳接着说,“我们项目组24小时工作,食堂一天要做五顿饭。当时是罗总经理管食堂,饭菜一定要做好。知道我们有些技术人员和老师有糖尿病,他就照顾食堂少做米饭,改成馒头面条。他还要求工厂的医生每两天来检查身体,量血压,免费送药。可是谁能想到,他没有时间去医院体检……”

记者采访欧阳时,新飞机试飞的轰鸣声再次在厂区响起空。

记者问沈飞集团总工程师李源,“歼15飞鲨在航母上成功着舰是否意味着工程已经完成?”李源说:“沈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看机身的涂装就知道这不是正式交付海军的战机涂装空。我们的歼15将进入量产。只有我们的舰载机真正形成战斗力,这个项目的研制才算完成。”

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千千罗阳,成千上万的千千罗阳正在到来!

(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武汉四十三中师生追忆罗阳:当年高考物理考了95分。

“向航空报国楷模——我校78届校友罗阳学习”。今天下午,位于武汉市汉口区古田二路的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在校门口挂上横幅,表达全体师生对这位校友的深切怀念。晚上,罗阳的老师和同学举行了追悼会。

三十四年前,也就是1978年,罗阳在四十三中读了三年初中,两年高中,考入北航空航天学院。

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办公室主任凌雄拿出保存在学校资料室的学生花名册档案袋,翻开泛黄的《第七十八届初中、高中学生花名册》,翻到第五十六页。记者在二年级A班的学生名单中看到了“罗阳”的名字,排名第13。

凌雄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校庆时,他并不知道中国航母歼15项目总经理、研究现场总指挥罗阳曾在该校学习,以为与他同名。昨天早上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有老师说这个罗阳可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随后学校领导派人寻找相关资料,最终确认罗阳是当年43中毕业的学生。

同学:“我很真诚,很好相处。”

"你看,最后一排左起第二个是罗阳."晚上六点半,家住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罗阳高中同学张敏专程从家里赶到四十三中,送来了他珍藏多年的两张照片。

这张泛黄的照片里站着五排学生。是近百人的照片。最后一行后面是面团旗。照片上写着“1978年7月25日四十三中七、八届合影”。

还有一张两个女同学和三个男同学的照片。站在后排中间的罗阳,手里拿着一面面条旗。张敏清楚地记得,这是高一班团支部在武汉东湖搞活动时拍的。

今天晚上赶到四十三中的洛阳多名学生证实,高中毕业时,他们班没有拍毕业照。成员们的合影应该是当时校团总支拍的。限于条件,学校没有罗阳当年的任何影像资料,张敏保存的这两张照片弥足珍贵。

在武汉市法院工作的魏建国是罗阳初中到高中的同学。他说在网上看到信息后,觉得照片上的人很像自己的同学罗阳,但又有点怀疑。直到几个同学证实,他才不得不悲伤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高中毕业后就失去了联系。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成就,也没想到他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当年的罗阳很温柔,现在的样子变化不大,就是人长胖了一些。”在武汉公安部门工作的罗指着照片上的罗阳说:“我们是武汉四十三中七届、八届的高中毕业生。我们从初中到高中是同学,5年了。我们上学的时候,他们住的很近,很熟。我们经常一起下军棋和象棋。”

罗说,罗阳是军队的孩子。当时他随父母来到武汉,在部队大院附近的四十三中读书。在罗的印象中,罗阳有些内向,但他很善良、真诚、好相处。他的衣服也很朴素,从来不讲究。在学习方面,罗阳的热情很高。

据罗回忆,1978年,罗阳考上了北航空航天学院,他失败了。工作后,罗阳和父母都回了东北老家,但再也没有回武汉,所以毕业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老师:“永远坐在前排,尤其是上课的时候。”

71岁的许是湖北的特级教师,她曾是洛阳中学的物理老师。在四十三中教了20多年物理,后转到省重点中学武汉四中。

许老师今天专程回到四十三中。他说,看了很多媒体的报道,他有一种预感,罗阳是他以前的学生,因为他的名字一字不差,高考考上北航和在飞机上工作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新闻里说罗阳是辽宁人,相关经历是从大学开始的。目前我不确定。最后联系学校,他也没有想到当年高考物理95分的人是罗阳。

30多年后,徐老师还记得,“罗阳说普通话总是坐在前排,上课很认真”。印象最深的是那年高考,物理100分,罗阳95分。这个分数不仅是全班之一,也是全区之一。"

罗阳进入北航后,许丁煌再也没有见过他。1998年,四十三中78班学生举行毕业20周年联欢会,罗阳未能出席。黄旭说,可能是罗阳的相关专业不方便参加。

“他今年才51岁。他本可以为他的国家做更多的事情。”徐老师很难过。这么多年之一次听到罗阳的消息,他已经悄然离开。

76岁的罗阳高中老师王世珍教数学。由于身体原因,王老师今天没来上学。王先生在 *** 里告诉记者,印象中的罗阳,学习很努力,很踏实。那时候高考不容易,高考复习很紧张。罗阳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我读书的时候,罗阳认真的学习习惯也带到了他以后的工作中,所以成绩很大。”王老师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