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是谁说的_三思而后行是啥意思

2023-04-10 15:42:50

来源:财富中国

谁说的“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的作者是谁)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三思而后行”。很多人以此为标准,但殊不知,这句话一直被误解。


(资料图片)

被“误解”的真正含义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所表达的智慧是“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当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时手忙脚乱,不懂得三思而行,一定会因为急躁而给自己造成困扰。

但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和智慧的时候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的内涵。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思考,就会有失偏颇。

就像这句话,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思而后行”,却不知道孔子所表达的智慧。没那么简单。

这句话出自《论语》。很多人认为孔子提倡的是“三思而后行”,但大多数人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论语》中,原话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听了,说:“又来了,思。”

有一个人叫子。他做每一件事都会深思熟虑,想很多遍再行动。但孔子听后说:“只要再想一想,你就能做到。”

这是大多数人对“三思而后行”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行动前需要不断思考,尝试多次才能行动,却不知道过度优柔寡断是执行力差的表现。

而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因为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

“没有停止的时候,就会有混乱。”这是大多数人三思而后行而被误解的状态。

我们从层面来分析一下:

凡事不加思考就行动,这叫鲁莽,会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

但是想太多,只顾向前看,只顾向后看,不仅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还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耽误事情。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可乘之机。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急,什么样的事情应该缓呢?

虞照的《明天来》

虞照任松江巡抚时,每次看到有人来打官司,只要不是很紧急的案子,都会对当事人说:“明天再来吧。”

起初大家都不理解他,嘲笑他,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松江太守明日来”,甚至还编了一首歌谣。

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明天再来”的观念,大部分因一时气愤而引发的纠纷,一夜之后就会平息,也就不需要打官司了,所以很多人就打官司了。

相比之下,那些竭力谴责他人和故意惩罚他人以换取自己的公民和名誉的人,虞照的仁慈与那些人相比简直把他们甩了十个街区。

在虞照主持诉讼的这个州,他提出了一个“明天来”的缓冲技术,来解决大多数人兴奋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当一个人情绪化的时候,他做的事情一定是错的。在这种状态下,他必须成全“三思而后行”的智慧。

当你“等到明天”的时候,当时的愤怒和冲动就会逐渐消退,你的决定就可以进一步完善。

但我们必须记住,对于其他事情,我们需要迅速做出决定。过于相信“三思而后行”会贻误时机。

比如公司的一个团队加班赶计划。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它策划了一个完美的方案,等着它的经理交给它的客户。

但是这个经理一拖再拖,他觉得应该多想想。

谁知因为经理的“三思”耽误了机会,这个重要客户被竞争公司抢走了,一个团队三个月的努力全白费了。这是典型的优柔寡断和愚蠢的思维。

急则急,缓则缓,这是一种人生哲学。

如果大多数人听了“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优柔寡断,牢骚满腹,你的人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我们在听孔子的话的时候,不要被一个表面的意思所迷惑,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和判断。这是学习智慧更好的态度。

本文由郭雪书店原创。看了今天的文章,你怎么看待「三思而后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