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赏析_古诗十九首赏析与解读 创作背景了解-天天报道

2023-05-10 17:01:54

来源:财富中国

古诗十九首赏析(古诗十九首赏析)

创作背景


【资料图】

编辑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南朝童选录《古诗十九首》而成。编者把这些作者已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拼凑在一起,命名为“杂诗”。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四处流浪,无路可走。《古诗十九首》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产生的,表达的是相似的情境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历来众说纷纭。《昭明文选·杂诗·古诗十九首》的题目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不能结合古诗来讲作者。”据说有梅城、傅毅、曹植、王灿等的作品。比如其中八首《鱼台新咏》是韩梅成所作,但没有依据,后人怀疑其不准确。另一个例子是曹植的《宋颖史》,描述了洛阳被烧毁后的萧条。但在《十九诗》诗人的眼里,洛阳依然是双宫,诸侯的府邸依然完好,王冠带来的是同样的宴席。更何况在洛阳被灭之前,王灿还年轻,曹植还没有出生。现在人们综合研究《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倾向、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娴熟的艺术技巧,普遍认为它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的作品,而应该产生于东汉舜帝到达狄咸之前的几十年,即汉末建安之前。

作品欣赏

编辑

整体升值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它的内容充满了悲伤,犹豫和沮丧,消极的想法和低落的情绪。但是,它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善于抒 *** 感,善用物来衬托,情景传情,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

这十九首诗,基本都是关于对女性思考的流浪之词。具体来说,夫妻与朋友的离别、士子的失落与失意、人生的无常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有些作品表现了对财富和及时行乐的追求。

本文指出《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受。比如《佘江采芙蓉》、《失落的一天》,表现了你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临沭随云暮光》、《远方的客人》、《牛郎星》,表现了思乡女子对游子深深的向往和真挚的爱情;表现了游客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一些想法:“回车上说说话”“明月当夜照”。

总之,《古诗十九首》表达了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想,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感”。所以这些诗词能永久打动人心,历久弥新。同时,《古诗十九首》以艺术的方式深刻地表现了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型时期文人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内心的觉醒与痛苦。学者称之为“追臣弃友,思妇劳民,抒天下之情,物以类聚,亲如手足,使新事发生”(王康

《古诗十九首》不仅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批判了末世的礼俗,而且隐含了诗人对失落的道德准则的追寻。这种无奈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当永生的希望破灭时,诗人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探索生命的价值。无论是为了摆脱贫穷和卑贱而露骨地声称要追求名声,还是公开声称要把握短暂的人生,在自得其乐的同时尽情享乐,总之是失去了屈原的坚持。旧的理性规范被解除后,生活的冲动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难以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人生短暂的时候,虽然说得愤懑,但并不是真的愿意颓废。有些人还在洁身自好,寻找精神上的永恒。

《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一类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念妻子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古诗十九首》中,很多相思之作都是以女性的视角来写的。首先,这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由于自身的特定处境,只能把一生都放在爱情和婚姻上。其次,古代女性狭窄封闭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使她们在孤独中无休止地咀嚼相思之苦,待客之道深沉细腻,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交流,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动人的物化形式,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

汉末文人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与女性世界进行精神交流的现实基础。他们不仅表达了真诚的理解和同情,还融入了自己的苦难和痛苦的生活经历。《古诗十九首》以女性的视角描写相思之苦,能获得普遍而持久的艺术魅力,就是这个道理。

《古诗十九首》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士人的社会处境、精神生活和人格,从而揭示了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相当重要的认知意义。

汉初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之后汉武帝被儒教统一,黄老失势。与此同时,他与儒家思想融合,逐渐与庄子思想融合,形成了汉代社会道教的特殊风格。忧患是老子思想的一部分,到了庄子,这种心理就凸显出来了。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强化了生命意识,相应地,他们哀叹生命的短暂,思考死亡。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发现,使汉代文人开始为时间的飞逝而担忧,继而充满迷茫和对死亡的恐惧。他们想在这有限的画布上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但现实的不公是无法改变的。这种价值只能通过增加生活的密度来实现,而及时行乐就是这种思想的衍生物。道家讲究清心寡欲,但也认为人要服从自己的人性和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生不到百岁,总担心千岁;白天短,夜晚长,为什么不点着蜡烛游泳呢?为了及时行乐,怎么能留在这里?”“不如喝点酒,衣不蔽体”,“人生不是石头,如何能长命百岁?选举被物化,功名被珍藏”,“天地间的人生突然像个过客”。这些失意的穷人,只能用反讽来表达自己在贫穷和困苦中内心的苦闷。这种人生悲剧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诗人面对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被绞杀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反抗意识,而这种放纵的内心部分是深深的悲哀。对世俗生活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带来了我真实人格的回归,道家唤醒了诗人在时代压抑下的生命意识。诗人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情感取向,抒情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示最终将文学带上了爱的道路。《古诗十九首》受道家朴素自然之美的影响。道家强调情感的自由表达,追求自然、质朴的风格,因为道本身就是不做作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十九首》的整体风格呈现出平淡冲淡、自然雕琢的自然美感。老子思想中有愤世嫉俗的一面。道家虽然崇尚冷静、清静,但也不遗余力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虽然《古诗十九首》是一部抒情作品,但诗人愤怒和悲伤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和官僚政治的不公平和不合理。《青山上的一株柏树》中,万罗的高官贵胄相互往来,上流社会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外人很难进入。《皓月当空》中,同校的昔日好友也因为徒弟抛弃了诗人,等等。这些都从侧面鞭挞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虽然汉代采取了“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政策,但道教始终是其时代思想的一部分,尤其是东汉时期,儒家经典衰落,老庄回归,对士人的影响逐渐由隐性变为显性。在整个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穷困失意的士人已经被现实击得心灰意冷,没有斗志,转而向道教寻求解脱。因此,他们的诗歌创作必然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而在回归道家的同时,由于文人一直受到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心态呈现出矛盾的双重性。但正是因为诗人的心灵中蕴含着儒道思想,中国两大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在他的诗歌中展现出来,才使得《古诗十九首》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作者从乐府民歌中汲取养料,滋养创作。他们抒发感情,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生动传神,绝对没有做作和矫情,雕刻起来更是漫不经心。因此,他们有一种自然的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抒情诗的典范。善于表达感情,但不口无遮拦,委婉一些,有无限的意义。从一开始的景物叙事,很自然地转向抒情,来得自然,却又内敛婉约。

第二,简单自然。从情感上来说,《古诗十九首》纯净真挚,不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上看,似乎其写作环境的条款都是得心应手的,并没有错误的金雕加工,而是一种莲花般自然的诗情画意。

三、情景交融、物我互转、无果而终的艺术境界。《古诗十九首》描写的景物、情景、感情非常一致,往往通过素描、比喻或象征等手法形成和谐的艺术境界。

第四,语言精炼。《古诗十九首》语言朴实自然,却极为精炼准确。不要造难词,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词,要用最平实的语言讲出道理和道理。有表现力,有意义。措辞很简单明了,“说得直白,照字面说没用,但读书人若讲朋友家常话”,说不完又意味深长;《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如山泉,如千年之久,清新醇厚,质朴迷人。

此外,《古诗十九首》多采用叠字,或描摹景物,或刻画意象,或描写情景,都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

著名学者的评论

南朝刘勰:“观其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惆怅深情,为五言之冠。”(文心雕龙史明)

南朝钟嵘:“李逸,意为悲远,惊心动魄,几乎可以用千言万语来形容。.......人死代代,声远,悲夫!”(诗歌)

明代胡应麟:“形象细腻,寓意深刻婉约,真能鬼神哭天动地。”(《邱实》)

明代王士禛:“(十九诗)虽不及《三百诗》,但因其言之含蓄,意之含蓄,乃千古五言之祖。”(《任山在胶州的四份手稿》)

明代鲁世勇:“(诗十九)是诗之母。”(古诗词镜)

清代陈友明:《古诗十九首》是自古以来的佳作,因为它能抒发人的感情。有多少人是成功的?虽然富,富,穷,穷?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谁不难过?爱一个人的时候,不想一辈子在一起,可是谁没有一次离别呢?我用心去想,去猜他看到的是什么,这很平常。一辈子陪在他身边的老公,对悲伤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如何再去享受。一旦他走了,就很难再担心了。抛弃妻子和朋友,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目的。所以《十九诗》有两层意思,但又低又重复。如果说大家读的时候伤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性情的东西。怀着同样的心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诗。但每个人都有感觉却不能说什么,也就是说不出什么。所以,我觉得十九首是极致。”(蔡继堂古诗精选)

后世的影响

编辑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人性化的显著标志。汉末士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建立了更广泛、更深刻的情感联系。在过去,与外在成就有关的事物,如皇帝和王子的祠堂崇拜,武术,狩猎和娱乐,甚至首都的宫殿,都曾主导文学的主题领域,让位于诗人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源泉和退路,友谊和爱情,甚至街道,田野,物候和节气。因此,文学的主题、风格和技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是后人借鉴的范本。其艺术风格也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创作和批评。综上所述,《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确立了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产生做了准备。

第二,是汉诗从汉族民间文学向文学创作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和繁荣局面。

第三,它把五言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第四,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其崭新的诗歌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汉诗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因为情感与才华的关系是中世纪诗歌史上的一大矛盾,《古诗十九首》完美地处理了这一矛盾。因此,每当 *** 诗风在后世兴起,进步诗人总是以《古诗十九首》为旗帜,与诗、骚、汉乐府并列,其在诗歌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积极的。

但《十九首》的作者与劳动人民毕竟有一定的距离,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够广阔,其诗歌境界主要以含蓄为特征。所以后世在思想史上出现时,都是指向现实的,是尖锐的;或者在风格上发扬刚健有力的作品和体裁,一些保守的诗人和批评家都举起了《古诗十九首》的大旗,作为他们对抗诗坛这些新生事物的武器。

《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表现了追求财富、及时行乐的思想。此外,作者对现实感到愤怒,常常用颓废和放荡来与现实作斗争,这也不符合后世一些逃避现实的诗人的借口。在这些方面,也表现出负面影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