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河西“镜澄书院”开馆!首期程千帆之女讲述父母传奇人生

2025-09-27 17:28:19

来源:紫牛新闻

镜湖波光映灯火,书香伴着秋风来。9月26日晚,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镜澄书院”开馆,“镜湖夜话”第一讲精彩开讲。首讲邀请了程千帆、沈祖棻(fēn)二位先生的女儿,南京大学教师程丽则为大家分享了父母的文学与艺术人生以及生活中的趣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持人糜梦逸

程千帆的传奇人生!

伉俪情深,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程丽则老师

程千帆是国学大师,他培养的学生有莫砺锋、徐有富、张三夕等著名教授,沈祖棻先生是著名词人,被朱自清誉为“现代李清照”。两人伉俪情深,被文坛传为佳话。“父亲和母亲是文章知己,患难夫妻。”程丽则说,他们之间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单纯的夫妻关系,家庭伦理。他们从事共同的教学、研究,他们几十年以诗词为心声,相互唱和。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同学、同事、良友,更是惺惺相惜的文章知己。父亲对于母亲的才华、人品由衷地欣赏敬佩,如他所说:“痛惜和怀念祖棻,不独私情耳”。

程千帆一生坎坷,晚年迎来辉煌,1978年,程千帆回母校南京大学重执教鞭,当时已经六十五岁。虽历经磨难,年事已长,但他雄心犹在。他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之中,除每周上几门课,带研究生以外,还要把思考已久的各项研究成果写成书籍。他万分珍惜来之不易而又有限的宝贵时光,始终将全力以赴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放在第一位。他在南京大学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学生,被同行称为“程门弟子”,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做出各自的成就,陆续成为中青年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北大教授王瑶曾予以高度评价:“程千帆很会带学生”。

生活中的程千帆热爱生活爱好美食。“从小,父亲喜欢带我上餐馆,他也会自制佳肴,比如自己做广东腊肉、风鸡、素烧鹅等。在沙洋干校时,父亲的工作是放牛,他利用业余时间也养了几只母鸡,过年时带回鸡和蛋,并向同事学习了制作风鸡的方法,回来和家人一起制作。他每一次制作都成功,风鸡肉质极其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精神高地“镜澄书院”,

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当天,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先生为“镜澄书院”发来贺信:书院的落成,是一件盛事,值得庆贺。从古代书院中走出了不少贤相良臣和文化名流。我相信,从河西分校书院中也一定能走出一批优秀学子和未来精英。我在金中执教 51年,又跟河西分校有多年交流,我深爱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校。作为金中的一位老人,我从书院的落成和夜话的开讲中,看到了穆校长的长远目光和老师们的高尚追求。衷心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据了解,“镜澄书院”的命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一是致敬教育先贤。“镜澄”二字取自校园内“镜澄湖”之名,旨在致敬金陵中学首任华人校长刘镜澄先生;二是诠释精神内核。“镜”者,古为“鉴”,象征明察秋毫、自我观照。“澄”者,水清而静,引申为心性之通透。二字相合,既是对个体修身的期许,也是对教育本质的阐明——以明镜之心启智,以澄明之境育人;三是构建文化生态。镜澄湖与镜澄书院,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体。金陵河西师生临湖而读、凭栏而思,感悟自然的灵韵、学问的深邃,最终实现“身与境谐,心与道合”的理想境界。

4镜澄书院主理人张小路老师

未来,学校将定期在“镜澄书院”举办文化沙龙活动,邀请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命名为“镜湖夜话”,用传统书院精神,重构教育者的心灵诗学。

通讯员 糜梦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 刘莉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