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古诗刘方平赏析 注释、翻译如下

2023-02-14 16:15:54

来源:财富中国

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资料图)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①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②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③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④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⑤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⑥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⑦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翻译】

朦胧的月色映照着千家万户,寂静的庭院一半沉浸在如水的月光中,一半则笼罩在暗夜的黑

影中;抬头仰望,天宇寥廓,月色空明,星斗阑干。

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

。这叫声透过绿色的薄薄窗纱传入诗人的耳朵

【作品简介】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

。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

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创作背景】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

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

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

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

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作者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

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身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

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

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采莲曲》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