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天下!小泽征尔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讲述了什么)

2023-02-16 09:46:16

来源:财富中国

孩子越大越有主见,当父母的也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从前那个软糯可爱的小精灵,似乎渐渐变成了一个专门和父母作对的“小恶魔”,孩子出现诸多问题,家长却无计可施,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到底该如何制服浑身是刺难以靠近的小家伙,到底该如何养育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阳光暖男呢?


(资料图)

推荐大家阅读由布拉德•威尔考克斯和杰里克•罗宾斯合著的育儿指导书—《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作者之一布拉德·威尔考克斯,是杨百翰大学的一位教授,多年来致力家庭教育研究,著有多本畅销书,另一位作者杰里克·罗宾斯,家里兄弟姐妹共七人,从小到大,他们兄弟姐妹相处得都很融洽。杰里克愿意把自己丰富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

01

一天,布拉德带着他三岁大的孙女去动物园玩,孙女把所有的动物划分为两组:她想要拥抱的和她不想拥抱的。比如说树袋熊是她想要拥抱的,而刺猬是她不想拥抱的。

是的,没有人想要拥抱一只刺猬,浑身长满刺的刺猬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常年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的布拉德,却敏锐的感觉到,孩子和刺猬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孩子为了不让别人接近,就会把自己保护起来,像是刺猬一样,为自己设立起重重障碍,变得多刺、易怒、拒绝沟通,让人感到难以接近。

但是孩子与刺猬不同,他们天生就渴望拥抱。刚出生的婴儿在父母的怀抱中是感觉到最安全的时候,他们哭闹了,父母可以无条件的去安抚他们,拥抱他们,尽力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渐渐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但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疑惑和问题,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交流,他们表面上像一只“刺猬”,可是内心却极度渴望父母的拥抱和沟通,理解和爱。

亲密的亲子关系,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从小被爱浇灌长大的孩子,他们内心是安全而富足的,他们因为被爱而学会了爱,父母和孩子保持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02

很多时候,孩子就像一只刺猬,他会发脾气,会哭闹,长大了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还会在自己和父母中间筑起一道墙,让别人不可靠近。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做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呢?如果置之不理,任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们是很多时候是找不到正确的处理方法的。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抗拒别人靠近,其实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希望别人,尤其是最亲近的父母,来帮助他们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要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就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需要学习的。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幸福成长的摇篮,那么糟糕的家庭关系势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建立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直接和亲子关系有关。父母在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一定要先赢得孩子的心。刺猬最柔软的地方是腹部,你要是想抱起他,就要想办法让他信任你,让你靠近他柔软的腹部,然后慢慢捧起来。孩子也一样,他们看起来树立起一道坚固的“墙”,但是每一堵墙都有一块松动的砖,我们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找到这块砖,打开突破口,拆除这道墙,进入孩子的内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拥抱他们,帮助他们。

03

当孩子处于婴幼儿时期时,他们需要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还有无限的关心和爱抚,只要让他们在绝对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满足。

可是孩子终究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他们会经历各种困难时期,比如青春期时候的叛逆和冲动,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们可能会走偏,那么就需要父母的帮助,引导。

那么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他们最关键的未成年时期呢?让我们一起来共读这本书,跟随作者,来探索与孩子亲密相处的诀窍吧。

和孩子亲密相处的4个秘诀01很多家长感觉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是讲道理越是不想听,家长们失去了耐心,于是开始不耐烦,用吼叫或者打骂来教训孩子,很多家长依然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论。虽然孩子在表面上看起来变”乖”了,其实他们内心是不服气的,甚至到后来他们会用你的方式来还击你。

家长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变得暴力和不讲道理,可是少有人知道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是长大了越不好修复,其实这些问题的种子在孩子很小的时间就埋下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先解决家长的问题。

在温暖开明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他的性格也会开朗幸福感十足,相反,在压抑暴力家庭中长大孩子, 或许会变得自卑,抑郁,暴躁易怒。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知道问题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很爱哭,他们不会说,可是我们会不断的想尽办法去逗他开心,饿了,渴了,困了,需要拥抱了的时候我们都会去满足他。长大后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想办法去了解他的需要,读懂他们心里隐藏的话语,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才能做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02孩子很多情绪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定的需求,只要这些需求满足了,他们就变得“正常”了。

比如我的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她所有的东西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有睡前看书的习惯,如果某天晚上,我没有给她读书讲故事,或者她一般要求读五本绘本,但是我忘记了,或者只读了三本,她肯定是会哭闹的,必须按照惯例来完成,读够五本书就能安心睡觉。或者她放好的玩具,如果我挪动了位置,或者某天习惯了的动作突然改变了方式,她就变得焦躁不安,要我恢复原位。

后来学习了育儿知识,了解到孩子这一个时期其实是秩序敏感期,他们总是按照习惯的方式去做事情,有时候近乎一种偏执。但是如果父母不了解他们的敏感期,就很容易误解孩子的需求。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给他们自由发展和探索的空间,他们反而成长的更快更好。很多时候,我对孩子的哭闹看成是她的无理取闹,于是粗暴的打断她,呵斥她,后来蹲下来慢慢的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需要帮助就讲给妈妈听,或者观察她,尝试着满足她的要求,她很快就平静下来。

多鼓励和赞扬孩子,小孩子和大人一样,都希望受到赞美和鼓励,当他们输掉了一场比赛,可能孩子的心情会很低落和失望,家长应该做的是拥抱孩子,对他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虽然这次输了,我们再加强练习,下次会发挥的更好。”孩子这会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如果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到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分数,是不是回来就骂他,打他,或者说:“你看看谁谁谁又比你考得好,你咋这么笨呢?”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多么的难受,那么就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们一起来分析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争取以后不要再犯了。其实孩子何尝不希望自己考到好成绩呢?这个时候再去打击他,无疑是雪上加霜。

03当然沟通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给父母说,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怕说出来收到父母的苛责,或者说出来也没有用,家长平时就应该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家长需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愿意听孩子的声音,在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对你畅所欲言,因为他们相信,不管咋样,父母都会站在自己身边,都会听他说话,和他同喜同悲。

有一次,布拉德和一个孩子聊天,这个孩子告诉布拉德他的朋友要他去卖毒品,他想给父母说这件事,可是心里很多顾虑,他害怕父母的态度而不敢说,他希望父母能认真听他说话,试着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在私下里单独和他聊天。

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但是大部分的时候父母如果听说孩子提到 毒品,性,结交到不好的朋友这类事情的时候,最开始的反应就是回避讨论,或者直接把孩子训斥一顿,等,其实孩子刚开始是知道这些事情不对,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却判断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因此,家长应该找到正确的沟通办法,去引导孩子。

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规则,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对很多事情没有是非辨别的能力,所以制定规则就特别重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明确的告诉他,然后认真坚定的执行。孩子作对了,我们不应该吝啬赞扬,做错的时候,也应该及时纠正。

做孩子的引路人,帮助孩子克服青春期常见问题01一提到青春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叛逆,反抗和问题重重这些字眼,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显得格格不入,不听大人的话,和父母对抗,总是做出一些让父母头疼的事情,他们变得和不一样了,面对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父母们习惯的怪罪于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育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是父母再以成人的眼光和视角来对待孩子,觉得他们从小时候的乖巧和听话变成现在这样不可沟通的状态,是叛逆期在作怪,认为过了这个年龄段就好了,他们没有觉察到孩子正面临着成长带来的压力和困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不同寻常”都是这个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摸索。

可惜父母们还在概叹自己的孩子“变的难以琢磨”,“变坏了”,他们急于让孩子回到以前乖孩子的状态,这就导致了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两代人出现了代沟,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觉得对方难以沟通。

提到青春期最敏感的话题,莫过于恋爱,性,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出现显著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这些变化变得好奇,很多时候想要去寻找这些变化的原因。父母却认为现在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还为时尚早。

当孩子问:“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我从哪里来的”、“我喜欢上了班上的某个女生”这些在父辈们看起来禁忌的话题时,父母们就会如临大敌,他们害怕孩子“误入歧途”,想要极力阻止孩子们弄清楚这些事情,于是总是含糊的对付孩子:“你还小,问这些干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可惜,孩子们要得不是这样的回答,他们希望得到父母清晰明白的回答,希望父母以他们过来人的身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建议和帮助。父母这样的敷衍了事,无异于把孩子挡在门外,拒绝沟通,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他们的心事,而父母却总觉得孩子难以沟通,难以接近,这样就造就了矛盾的两方。

在本书中,布拉德和杰里克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了青春期常见的4大困境:成长和性的困扰、同伴的压力、吸烟和饮酒的诱惑,以及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也列举了克服这4个困境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02青春期的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他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和自己的同龄人看起来一样,希望被别人接纳,这种对外界评论的在乎程度超过了关注自身,于是很多时候他们困惑于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对不对。

青春期的孩子很大可能会接触到吸烟和饮酒的诱惑,有时候迫于同伴压力,看着周围的同学这样做,他们开始犹豫要不要加入,或者他们想要和父母谈谈这样的问题,心里又有各种的担心。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看到他们左右为难的处境,提醒他们,指引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做对的事情,无疑是拯救了一只迷途的羔羊。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是最先发现孩子的各种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寻求正确的信息,与孩子们保持坦诚的交流,甚至是直言不讳的告诉青春期的孩子们一些成长和性的常识,比起回避效果更好。

父母们不要惧怕孩子们问出这些“羞于启齿”的问题,正确的回答和引导只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和积极的作用,让孩子们不在迷茫和误入歧途,让他们可以更加坦然的面对青春期的到来,平稳安全的渡过人生中这一段重要的时光。

03对于长大后的孩子们,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已经不是“蜜蜂、蟑螂还有魔鬼”,他们害怕的事情和父母们害怕的事情完全不一样,父母们以为孩子害怕的是“恐怖组织,被绑架或者是父母离异”,可是孩子们最害怕的却是没有朋友、被人取笑或者在同伴面前丢脸。

这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他们急于得到同龄人的认可,渴望被同龄人认同和接纳。

有时候你会在大街上看到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们,他们总是穿着夸张的服饰,张扬的头发,让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还有些孩子为了改不改加入同龄人的“不当活动”而倍感困扰,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些活动是不对的,另一方面他们却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希望被同龄人接纳,他们听从于同龄人的意见多于父母的意见,于是,父母觉得他们总是在和他们唱反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同伴压力会伴随一生,从孩童时期到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扰,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必太多的计较别人的看法。

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01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需要获得信任和尊重,但是他们所需要的信任和尊重不仅仅来自于别人的,更重要的是源于自身的。他们只有首先做到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进一步做到被社会和大众所接纳和爱护。

自尊和自信是人成功的源动力,没有自信的孩子如同没有阳光和雨露的树苗,是成长必须的养分,对孩子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关于自信的故事。

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

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自尊自信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02那么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从何而来呢?外部来源是别人的积极评价和尊重,内部来源是自我价值感。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忽略外在诋毁的声音,懂得倾听自己的心声。帮助孩子发现他们隐藏着的巨大价值和潜能。

帮助孩子提升自尊和自信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而且在认识到了自己真正价值之后,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自立也会得到提升。

一位叫做史蒂芬的男士,特别喜欢打棒球,在他八岁的时候,跟随一位著名的棒球明星学习打棒球,但是这个球星却故意把他的名字念错,让他当众出丑,以至于他对父亲说他以后再也不想打棒球了。但是史蒂芬的父亲了解了情况后并没有斥责他,同意了他的请求。

过了几年之后,小镇上又来了一位退役的球员,史蒂芬的父亲告诉了这位球员他儿子过去学球的经历,新教练并没有像之前那位球星一样,而是鼓励他,支持他,最后赢得了胜利。

在这个小故事里,是父亲的爱和鼓励,还有教练的耐心的指引和帮助,让孩子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从而让他有勇气去追求自我价值。

03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自尊和自信的来源,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接纳和认可,他们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获得反馈,来证明自己。但是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别人的看法和评论对其自信的影响程度却远不及他们自己的臆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这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能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呢?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通过尝试新鲜的事物、帮助他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正面的情绪,以及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等方式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珍贵的友谊。

那么,他们不仅会对自己更加认可,自尊和自信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交际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倾听孩子的心声,把最恰当的爱给他/她01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并不知道,他们无形中给予孩子的爱并不是孩子需要的,其实父母并不是那么清楚,他们把自己认为对的都一股脑强加给孩子,爱也是有学问的,不恰当的爱,也可能会变成孩子的负担和压力。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变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可以抵挡孩子的一切反抗,父母不知道,这个“为你好”事情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是不是真的是孩子内心真正愿意接受的爱。如果不是,这种“为你好”其实在给孩子压力,他们开始反抗,但是父母却认为他们“大逆不道”,于是,父母和孩子就在这种拉锯战中越来越远。孩子不喜欢每天去上各种补习班,但是父母说:“我是为了你好,你练好了考了证以后也有一门技能,我花了这么多钱,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培养你,你咋就不知道父母的苦心呢?”

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他,可是父母说:“爸妈要加班挣钱,等我们攒够了钱,爸妈带你去国外旅游。”

孩子长大了,想着办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可是父母说:“乖,你只需要把功课做好,考试考第一就行,这些家务活你们都不需要干。”

表面上,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给孩子花很多的钱去报各种补习班,孩子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每天都在各个教室“疲于奔命”,家长们从来都不曾好好和孩子谈谈,问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样的安排,孩子真正喜欢成为的是钢琴家,还是舞蹈家,或者只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呢?可惜很多父母并不想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他们只是想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孩子最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他们需要安慰和帮助的时候,也没有人在身边,等父母真的挣够了钱,孩子也长大了,也许就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

孩子想帮妈妈分担家务,其实他想体验到付出的快乐,也是他成长锻炼的必经过程,可惜父母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父母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做其他的都没有用,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剥夺了他想要帮助别人的快乐。

02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来爱他,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蹲下来,问问孩子:你需要什么?

一位青年女子说:“虽然我年纪小,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成年人却总是认为孩子们的想法不重要,根本不把我们的话当回事儿。即使我们说的有道理,可他们仍然还是会强词夺理,永远都是他们对,我们错。”

是的,孩子心里想的和父母心里想的有时候完全是两码事。关于该如何对孩子们给与帮助这一个课题,布拉德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非正式问卷调查,内容是:跟父母说说心里话。提交的问卷多达1000份,写满了孩子们的心声。

通过这些问卷调查,作者发现孩子们想要的是:

父母能多倾听他们的诉求,可以耐心的听他们说说心里话,而不是总挑毛病,发脾气;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关于性和毒品这类敏感话题,希望父母坦诚相告;他们还希望父母能尊重和鼓励他们,多多陪伴和关注他们。另外,他们还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也希望父母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通过布拉德的调查问卷,孩子们已经清楚明白的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跟他们交流得更加顺畅。虽然这个过程有些长,或许有些艰难,但是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平等的孩子对话,善于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就一定会和孩子们相处得更加融洽和亲密。

03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参与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了,就如布拉德问卷中的一位青年所说:青春期少年的世界是痛苦的,是充满了黑暗、恐惧和罪恶……但是想要逃脱,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的,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支持鼓励和指引。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孩子,却看不到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无助。

当小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时,家长大多不是骂,就是哄;却很少想到静下心来,用心倾听,了解、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其实,当孩子遭遇挫折、沮丧、委屈和失败的时候,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评,更不是教训;而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人,让他哭,听他说,了解他,接纳他……

孩子与成人一样,如果父母能倾听他们说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就会反过来尊重自己的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读完了《如何拥抱刺猬》这本书,学习了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才能顺畅,我们的话才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才能乐意接受我们,才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克服困境,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敢于追求梦想的青年。

关键词: